“小肠气”治疗大有讲究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2025-09-25 
											  
        作者:汤   睿
        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许多人会觉得俗称“小肠气”的疝是良性小毛病,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是,但病史长的,还有切口疝、造口疝等种类也会有危险。因此,老年疝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尽早手术修补,毕竟破洞不会自己好,洞大了补起来也难。虽然疝修补一般不是大手术,但怎么补却大有讲究。
第一,目前手术的基本原则是“打补丁”,也就是用俗称“补片”的材料进行修补。这个跟衣服上有了破洞,另外找块布来补是一个道理,使用补片能够大大降低复发率、减轻术后疼痛、加快术后康复。
第二,微创化。90%以上的疝修补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。腹腔镜手术是腹壁上打几个小孔、充气后,在镜头的放大观察下,通过特殊的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操作。相比开放手术,没有大切口带来的腹壁创伤,术后恢复快很多、伤口问题少见。比如最常见的腹股沟疝微创手术后1—2天即可出院。同时,近年疝的微创技术又有了新发展。比如原来腹腔镜手术是通过三四个孔完成,现在大部分手术我们已经可以采用单孔,也就是只打一个孔完成,虽然对医生技术要求高了点,但进一步减少了患者创伤。有些老年人担心自己慢性病不适合腹腔镜手术,实际上只要不是很严重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,经过内科调整治疗,不能做微创手术的还是少数。
第三,个体化。包括手术方式与材料选择两方面。前面说了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,但的确还是有极少部分,比如病史很长的巨大难复性阴囊疝;老年人有严重重要脏器疾病(心衰、重度肝硬化等),由于腹腔镜手术必须全麻,全麻带来的风险超过局部微创的获益,此时采用半身或局部麻醉的开放手术更合适。所以,有了疝一定要尽早治,不然疝大了、年龄增长、身体变差等都会限制手术方案的选择。同时,近年材料学有了很大进步,补片种类丰富了,有厚而结实的,也有轻薄柔软的。对于破洞大、自身腹壁薄的,我们会采用厚实的补片,对于破洞小、腹壁较强壮的,则选轻软的增加术后舒适度。总的来说,就是要根据老人身体结合疝的特点来确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。
(作者系上海市东方医院疝与腹壁外科主任、主任医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,周一上午世博园南院、周二上午陆家嘴总院专家门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