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因检测在肿瘤诊治中的作用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2025-10-09 
											  
        作者:刘玉金 
        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基因检测在现代肿瘤诊治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,它已经从宏观的器官和组织水平,深入到了微观的分子水平,真正实现了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在诊断和分型方面:更精确地“定罪”
传统的癌症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(看细胞形态)和影像学,而基因检测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信息。
明确诊断与分型 某些癌症在显微镜下看起来相似,但基因突变类型完全不同,这直接决定了它们是不同类型的癌症,需要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案。例如,某些白血病和肉瘤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来精确分型。
寻找遗传易感性 约5%~10%的癌症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(如brca1/brca2基因与乳腺癌、卵巢癌)。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因遗传而患癌。警示家属成员提前进行筛查和预防,例如预防性手术或加强体检。
二、在治疗方面:指导精准用药和避免无效治疗
这是基因检测最核心的应用价值。
匹配靶向药物(“生物导弹”) 肿瘤的发生是因为某些基因发生了突变(驱动基因),这些突变会指令癌细胞无限增殖。靶向药就是专门设计来抑制这些特定突变靶点的药物。通过基因检测,如果发现患者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(如egfr、alk、ros1等),就可以使用对应的靶向药。这种治疗方式针对性强,效果显著,且副作用通常比化疗小。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必须先检测egfr基因突变,如果阳性,首选egfr靶向药治疗,而不是化疗。
预测免疫治疗疗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如pd-1/pd-l1抑制剂)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,但其并非对所有人有效。通过检测pd-l1蛋白表达水平、肿瘤突变负荷(tmb)、微卫星不稳定性(msi) 等指标,可以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概率。高tmb或msi-h的患者更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。
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和毒性 某些基因变异会影响化疗药物(如紫杉醇、铂类)的代谢和有效性。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更可能有效的化疗方案,并避免使用那些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的药物。
三、在预后判断方面:评估未来风险
基因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复发风险。
某些基因突变类型预示着肿瘤侵袭性强、生长快、容易复发转移(预后差),如tp53突变。而另一些突变则可能表示肿瘤相对温和,进展缓慢(预后好)。这种判断有助于医生制定更积极的治疗策略或更密集的随访计划。
四、在疗效监测和耐药分析方面:动态调整“作战方案”
持续跟踪、实时评估,进而优化方案。
疗效监测 治疗后,通过高精度的基因检测技术(如液体活检)在血液中追踪是否存在微量的肿瘤dna(ctdna)。如果检测不到,说明治疗效果很好,复发风险低;如果持续存在或再次出现,则提示可能复发,需要提前干预。
耐药机制分析 靶向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几乎都会出现耐药。此时再次进行基因检测(通常用血液液体活检),可以发现是什么新的基因突变导致了耐药,从而指导医生更换下一代的靶向药物或联合治疗方案。例如,egfr靶向药耐药后,约一半的患者会出现t790m突变,此时更换为第三代靶向药即可。
需要注意的是,基因检测并非万能。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检测后找不到匹配的靶向药物,检测技术本身也存在灵敏度和准确性的问题,且费用较为昂贵。
(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二科<介入>主任医师,周四上午专家门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