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后的快乐,种地给的 奉贤有支“银发种菜团”-快3大小单双平台


退休后的快乐,种地给的 奉贤有支“银发种菜团”
平均年龄近70岁,有人退休后卖房回村学种地,有人高龄独居因种菜不再孤独
2025-10-09    作者:本报记者 吴 玮

100923.jpg

 

  鸡冠花、紫苏、生菜、毛豆、柿子、西葫芦……在奉贤区西渡街道五宅村,最近,这些瓜果蔬菜和花卉都丰收了。种植者是一群平均年龄近70岁的老年人,他们有的从城区回归,有的是当地村民,在社会组织的牵线下,自发加入“菜队长”志愿者团队,将村庄里的闲置、闲散空地,拿来开荒、种植。

  如今,丰收的果实组装成一个个漂亮的蔬花果篮,通过定制化预订或社区活动等,田头的新鲜“走”上了市民的餐桌。而老人们在开荒、种菜的过程中获得收益,更收获了心灵的满足和邻里的温情。

 

  卖了城区房子回村学种地  从一窍不通到种出拿手菜

 

  秋阳杲杲,五宅村的屋前屋后,绿油油的甜芦粟在阳光下根根挺拔,小河塘里连片荷叶随风轻轻舞动。路边的一亩田间,几位戴着斗笠、草帽的老人正在忙碌,他们手脚麻利地收着毛豆,不一会儿,几个塑料大桶里就装满了颗粒饱满、颜色碧绿的毛豆。“收好了这片毛豆地,接下来就要翻地开始种包菜啦!”几位老人乐呵呵地表示。

  在田间一隅,一间250多平方米的废弃老屋刚刚修葺一新,用作“菜园议事厅”,里面的一间房是菜队长们值班、歇脚、放农具的地方。“每天几个人一组轮流值班,像现在天气还有点热,早上六七点就过来,先浇水,然后骑电瓶车,一起到村里其他地里去巡逻、浇水、除草。”81岁的金贵昌说。

  金贵昌是最早一批“菜队长”中的一员,老金种的西蓝花、卷心菜因长势好、吃口好,被大家赞不绝口。不过两年前,老金对开荒、种菜可是一窍不通。

  老金笑着说,他年轻时当过兵,退役后一直在厂里上班。退休后,和许多老年人一样,住在奉贤城区的他,常去附近小公园锻炼、下棋。因为老宅翻新,老金和老伴回到了村里,得知老邻居当上了种菜的志愿者,“这个有意思啊”,老金索性就把城区的房子卖了,定居老家,开始开荒种地。

  做事认真的老金边种边学,不时向邻里的种菜好手讨教经验,还买来书籍自己琢磨,渐渐地就上手了,还种出了“拿手菜”。“种菜不是为了钱,就是一种乐趣。” 老金感慨地说。

 

  组织者是当地年轻人“看到不少田荒了,很心疼”

 

  77岁的王正兴是种田的一把好手,如今当上了“菜队长”。平时闲暇在家的老王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田头的那些苗苗——要下雨了,他赶着去田间给蔬菜盖上遮雨布;烈日出来了,他又去田里铺上遮阳网……

  “村里的荒地又被利用了起来,大家种菜养花,心里很开心。”王老伯说,村里老年人多,高龄独居的老人也不少,因为开荒、种菜、巡逻,大家都有事情做了,变得不再孤独。不值班时,老邻居们也走动起来,常常串门“嘎讪胡”,共同的话题变多了。

  组织老人们种菜的社会组织叫“小时光”文化促进中心,负责人何花是当地的年轻人,做过会计,也创业做项目,主攻青少年成长计划,“小时光”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。善于观察、思考的她发现,村里不少田荒了,“没人种,很心疼”,年长一些的老人还会种点菜,拿去街边卖。“这些叔叔阿姨对土地很有感情,也积累了许多务农的经验和技术,如果利用起来,对土地、对老人来说都是好事。”

  就这样,“菜队长”志愿者服务队率先在西渡街道五宅村开始试点,从最初的十几个人,到后来的几十人,如今已发展成100多人,平均年龄近70岁,最年长的八十出头。

 

  老人们种出的瓜果蔬菜变身“果篮”走进社区市集

 

  “刚开始就是帮助老人们开荒种菜,但后来发现,种出的瓜果蔬菜有大有小,品相不规整,而且老人拿到马路边卖,不仅不安全,还不一定能保证每次都卖完。”何花说,经过不断协调、沟通,在街道、村的大力支持下,“小时光”开始尝试新模式,规划闲置地、零散地,为老人们免费提供优质种苗、技术,并统一回收、销售。

  通过社区园艺师的参与,老人们种出的瓜果蔬菜“变身”可食可赏的蔬花果篮等农创产品,进入社区市集、街区活动中进行销售或当作伴手礼。随着不断推广与牵线,越来越多的市民也走进了五宅村,参与“一分田”等公益活动。

  就这样,村里曾经的荒地、自留地被陆续开发成有特色的“菜经济”,产出可售卖的蔬花果篮、可购买的秧苗,举办可定制的特色科普活动等。

 

  有规划有公约,护好这片地 欢迎更多老年人来种菜

 

  在这个过程中,老人们签订了美丽菜园约定,志愿参与,分工明确,共管共治。这里有“菜园议事厅”,大家利用平台进行协商,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,包括技术培训、种植规划、质量控制等;有“菜园积分制”,老年志愿者能获得培训、学习的机会,也能获得节日慰问等关爱;还有“菜园骑行队”,志愿者对农田、水源地、公共设施等重点区域进行日常巡逻,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微信群,为家园环境护航。

  如今,这群“菜队长”的影响力也带动起了周边街镇,不少街道、镇前来学习经验并推广,高校师生们更是发出邀请——由学生设计花田、农田,让爷爷奶奶们带领他们播种。“在田地里,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果实,更多是晚年生活的美好。”“菜队长”们由衷地说,欢迎更多老年人一起加入!
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