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了,淡了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2025-10-11 
											  
        作者:曹益君
        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前些天回老家聚餐,母亲不断上菜,妻子吃了几筷青椒肉丝,悄悄地对我说:“妈烧的菜好吃,清淡鲜美,厨艺大进。”我一想,对呀!这些年,母亲烧的菜不仅丰盛,口味也变得清淡,家人越发爱吃。
记忆里,母亲烧的荤菜主打一个咸。过年时,屋檐下一长串,挂着咸猪头、咸鸡鸭,阳光照着,油光发亮。酱缸里有咸菜、咸酱瓜;瓶罐里是咸萝卜干、大头菜。平日里吃饭,咬一口蒸咸肉,要扒几口饭;两三根咸萝卜干,可以喝下一碗粥;喝口白开水,也带咸味,因为老家靠海。
有一年,家里请来裁缝师傅做衣服,尽管手头紧,要面子的母亲还是烧出大鱼大肉,招待裁缝师傅。做一天衣服,师傅要吃两顿,午饭时上桌的鱼肉,母亲会烧得咸一点,让家人省点吃。晚餐前,肉里放点土豆,再烧一碗土豆红烧肉,充充碗头;鱼里放些茭白丝,也算一碗茭白红烧鱼。
吃饭时,母亲先叮嘱我们这些孩子,要省着点吃。一上桌,我们露出馋相,眼睛盯着荤菜,吮吮筷头,时不时看看母亲。趁她不注意,搛起一块肉放进饭碗,埋头就吃。见碗里的鱼肉迅速减少,母亲急了,对我们白了白眼,桌下又踢踢脚。胆大的二姐全然不顾,眼泡皮耷拉着,趁母亲招呼客人,夹起一块五花肉,速速跑到外面吃起来。
总是很咸的荤菜,让年岁渐长的我们明白了母亲的苦心,夹荤菜的筷头稀了。年三十烧的一碗肉,端出端进,要吃到正月半。
再后来,物资慢慢丰裕,经济不再拮据,母亲节俭惯了,烧菜依旧落手重,菜依旧咸嗒嗒。好几次,小辈提醒她,她我行我素,口气还蛮硬:“吃得咸一点,有力气。咱老一辈人,一直这样吃过来的。”我们只能顺着她,只要老母亲开心,咸就咸点吧。
前些年,给母亲买了智能手机,她爱上了刷抖音,看视频。渐渐明白,菜烧得太咸不利于健康。慢慢地,她烧的菜变得清淡可口了,我们的赞扬也多起来。
去年,母亲进了老年大学烹饪班,烧菜更讲究了。一条鲫鱼,能烧出不同的口味,红烧,炖汤,都很鲜美。
由咸到淡,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