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雪枫还是位文将军-快3大小单双平台


彭雪枫还是位文将军

2025-10-11    作者:祝天泽

  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杰出将领,也是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开创者。战场上,他的名字令敌人闻风丧胆:娄山关战役、山子头战役有他指挥的身影;多次反扫荡,打击日伪军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;组建了新四军第一个骑兵团,纵横驰骋,威振淮北地区。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省夏邑八里庄战斗中,他不幸中弹牺牲,年仅37岁。在追悼会上,毛泽东对他的贡献予以高度评价,赞扬他是“共产党人的好榜样”。2009年彭雪枫被评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之一。

  彭雪枫在战场上施展军事才华,神机妙算,多次重创敌军,赫赫有名。同时他还是位“文将军”。

  毛泽东说:“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”,彭雪枫深谙此理。1938年9月29日,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的彭雪枫创办了《拂晓报》,他不仅题写了报名,还写了发刊词,多次以“红叶”为名给报纸写文章。报纸是用铁笔钢板蜡纸刻字,然后用黑油墨印刷。四开四版《拂晓报》,文字工整端庄,发至每个连队、排、班,受到广大战士的喜爱,被争相传阅。从一开始不定期出版,发展为一周五刊,并创造了一张蜡纸印刷3000份的纪录。报纸内容丰富,传达中共中央指示,报道战地消息与英雄模范人物事迹,揭露日伪的黑暗与残暴,宣传人民群众对抗战的鼎力支持等。报纸还全文刊登毛泽东的《论持久战》。1943年通过地下交通线,《拂晓报》传到毛泽东手里,毛泽东阅后称“办得好”。由于中国是同盟国的一员,《拂晓报》还传到英美等国家,后作为抗战文物被有的外国博物馆所收藏。

  此报出了1000多期,为我党和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新闻人才,1942年《拂晓报》与《人民报》合并后成为淮北地委的机关报。

  1938年,新四军第四师转战华北某地,当地学校一批能唱会跳的学生加入了队伍,彭雪枫以这些年轻人为基础组建了拂晓剧团。他亲自审定演出节目,参与剧本的创作与修改,先后演出了《打鬼子去》《保卫麦收》《放下你的鞭子》《黄河大合唱》等节目。剧团随部队转战豫皖苏边区,以话剧、歌舞、快板的文艺形式,鼓舞战士们斗志,被誉为“战场上一支文艺轻骑兵”。彭雪枫牺牲后,为纪念他,剧团改名为“雪枫同志剧团”。之后,剧团并入华东野战军文工团,许多成员后来成为新中国的文艺骨干,如作家白艾、音乐家沈亚威等人。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至今仍保留着拂晓剧团当年的物品与剧照,传承着光荣的革命传统。

  2014年出版的《彭雪枫纪念文集》,收录了几篇他当年办学经历与体会的文章。1940年彭雪枫在豫皖苏边区创办了抗大四分校,他编写教材,亲自上台讲课,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。在淮北根据地,他推动创办了多所抗日小学,吸引农民子弟入学,教学内容结合抗日实际,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。通过办学,不少地方掀起了参军热潮,农民子弟纷纷加入了新四军。他在文章说:办学不仅培养了一批干部,而且直接唤醒了广大民众。
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