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家的信息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2025-10-11 
											  
        作者:张秀英
        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一早去看母亲,母亲笑嘻嘻,告诉我:“云云要结婚了。”那神情,像是自己的孙子要逢大喜。“云云是谁?”母亲朝我瞪眼:“你永财叔家的孙女张晓云呀,毛三十岁的大姑娘,终于要结婚了。”
离开老家后出生的小一辈,我记不清名字,我记着的是晓云的爷爷永财叔。那一次,母亲晒了两麻袋草药干,想卖了给病后初愈的妹妹买块肉,补一补。永财叔让母亲将草药交给他,由他顺路带到收购点代卖。永财叔卖了药草,却迟迟没有把钱给母亲。母亲几次想去问,又觉得邻里邻居的,难为情。永财叔呢,好像也有意躲避,连着三天不见人影。又过了四天,永财叔来了,说他因事耽搁,钱给得晚了。母亲心里有了结,认为是他耽误了给我妹妹增加营养。此后几次看见永财叔,都别过了头。那年月,大家都缺钱呢。
后来,老家拆迁了,村里人相继四散,老家的人、老家的事,母亲反倒更上心了。老母亲八十有五,常常记不住家中物件放在哪里,甚至记不住我和妹妹的手机号码。还经常在电话里把我喊成妹妹,把妹妹喊成我。然而,关于老家人的事,母亲记得一清二楚。谁家的女娃读大学了,谁家的孙子当兵去了,谁家添了人口,谁家老人健康,甚至还有谁染恙,谁大病痊愈……这一切,母亲自有信息来源,真不知道,极少出小区大门的母亲,哪里得来的信息。
有些时候,母亲的心绪也会根据老家来的信息起起伏伏。多年前,韩家长子不慎染上毒瘾,被送进戒毒所。母亲闻知,坐立不安,长吁短叹:“小辰光是个多好的小囡啊!”絮絮叨叨几个月,还埋怨小韩的爷娘没管好他。后来小韩戒毒成功,在超市做了理货员,我去超市购物回家,母亲总会问:“今朝小韩在上班哇?”我答“在”,母亲松口气;若答“没看见”,她就会说:“明天我也去趟超市,买点东西。”哪里是真要买东西。
这次,母亲对老家的记忆断片了,不记得当年卖药草的事了,嘴里说的,都是永财叔的好——他当年是做农活的好手,如今伺候百岁老娘,细心耐心。又说:“你永财叔七十多了还不服老,还在小区里做志愿者呢。”
永财叔住在六里外的小区,听说晓云在市区工作,离家大约六十里,我问母亲:“您是怎么知道云云要结婚的?”她嘿嘿一笑:“老家的事情哪能好不晓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