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上掉下顶“乌纱帽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	2025-10-20 
											  
        作者:林筱瑾
        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那年,我终止了29年的设计生涯,退休回家。骤然发现梦想不再,躺平休息又还太早,便进了老年大学上课,比上班时还要忙。两年后,钢琴课停开;第三年再上课,激情已熄。反之,晚熟的文学梦催促我记录下喷薄的心绪,机缘巧合,认识了几位同道,一步步由编辑和前辈提携,在退休的第五年,我幸运地实现了写作梦。
我家所在的花木街道联洋社区有一份社区报,某日,看到该报招聘公益编辑的启事,为之心动,成功应聘。此后一年多的编辑工作期间,幸遇联洋文学沙龙创始人、年届八秩的沈璿老师。
世事难料,2022年秋天,沈老师不幸病逝,令人扼腕。去世前,她嘱咐由我接任她创办的、有十八年历史的联洋文学沙龙群群主。
这个沙龙是联洋社区以40后、50后、60后退休老人为主体的中老年知识分子群落。昔日,我从事设计,追逐时尚与创意,和老年人毫无交集。本想婉拒这顶“乌纱帽”,但前辈的遗愿不可违背。加上沙龙六位元老组成的服务组勉力扶持,终于感动了我,遂走马上任。
2022年,我开始引导沙龙文友用腾讯会议软件,在线召开年底的集体迎新会。办法总比困难多,新颖的活动令大家欢喜和满意。随后,为提升这个群的文学属性,我在沙龙公众号新辟雅集分号,鼓励文友写作并发表作品。沙龙人热爱生活,稿源丰富,公众号的采编、校核皆由群内文友担当,把关严谨。
公众号图文并茂,信息量满满,堪称沙龙的活档案,经由沙龙服务组为核心的智囊团合力管理,公众号以平均三天一篇作品的频次更新,粉丝量稳步攀升。
今年,联洋文学沙龙加入了上海图书馆“梦想读书会”大家庭,经努力,多次把活动讲台搬到了上图东馆,是“梦想读书会”参与度最活跃的民间团体。
今年,我们新推出“沙龙有约”脱口秀系列活动:沙龙人以探寻域外文化的独特经历、游画世界的美学眼光、健康养生的心得体会以及网红旅游写作经验对谈,在公众号、在上图东馆和赞助机构频频亮相。侃侃而谈的演讲者当中,不乏85岁的文友。
在联洋文学沙龙,银发族活出了风采,向晚年华的夕阳红,为魔都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。
初老之于我,不再感慨青春的不再。如何老去,成为需要设计和经营的时尚话题。波伏瓦说,社会将老年人视为“贱民”,人们一提起老年,总是伤感而沉默。“老年像是某种让人羞愧的秘密,谈论它有失体面”。在联洋文学沙龙,我看到优雅的老年、达观睿智的老年、善于分享和天天向上的老年,它是一所没有围栏的学校。在这个沙龙,人们不再年轻的脸上写满了人生故事,吸引我去倾听,去进步,去完善社区文化人抱团养老的终极理想设计。